首页 > AG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k8官网|八旬退休教师刘义:拾荒三万元 助学扶困十四载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5:20    次浏览

他是一名退休中学教师,儿孙满堂,生活无忧。然而,为了助学扶困,一根木棍、一个编织袋、一身褴褛衣成了他每天的装备。他坚持拾荒14年,陆续捐出近3万元,得到过他帮助的人已经超过了500人。他就是83岁的退休教师刘义。【现场音:这个三毛一斤,其他的贱,我这一口袋我掂掂它,卖个三四块钱……】记者找到刘义老人时,他正弯着腰将一大堆纸箱子压扁往编织袋里装。见到记者来访,老人忙着介绍一下午的收获。说话间,硕大的编织袋已被装的满满的,老人拿起随身用的木棍穿过袋子就往肩上扛,记者上前帮忙,老人摆摆手:【没事,这是一个锻炼,利国利民利自己,为啥说利自己呢,你看我背这个这不是锻炼身体吗,利国呢,把国家的物资收回来,留着再利用,利民呢,我卖两钱留着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】走过长长的街道,穿过一个立交桥,记者随老人回到了他的小家。【我家就在这,就是忒邋遢……】在这个只有26平米的小房子里,陈旧的家具大部分是捡来的。老人告诉记者,他的一日三餐基本全是馒头、粥和咸菜。【我对这个吃啊、穿啊、住啊不大讲究,你看我这个鞋是捡来的,你看这裤子一看就知道是捡来的,它长让我剪一块去了,我自己节省点,做点有意义的事不一样挺好嘛。】刘义是退休教师,8个儿女事业有成,然而处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,原本可以安度晚年的他,却毅然走上了拾荒助学助困的道路。开始儿女们都不太理解,但老人告诉他们,人活着要知恩图报,他小时候就是因为家里很穷差点辍学,靠的是乡亲们的接济和国家的补贴才一步步从小学念到大学,成为一名教师。【我重视的是在我活着的时候我应该办的事情我办了没有,应该感谢社会、报答国家,应该感谢帮助过你的人。】2001年,刘义开始了拾荒换钱助学的行动,第一个资助对象是他老家迁安上屋村的小学。14年来,刘义老人每年都会回村子,帮助的人也从学生扩大到贫困儿童、孤寡老人和残疾人。迁安市上屋村党支部书记丁海山【原先父老乡亲们都以为他个人拿出的工资,后来听他念叨才知道他退休以后捡破烂,这个钱他都拿出来捐给咱们村里,被他捐助过得人都哭了,挺感激的,这么大岁数还想着家里的父老乡亲们,大伙都挺感动的。】除了迁安老家,老人的帮扶范围还扩展到迁西、滦县、乐亭等地,受过老人捐助的已经有500多人。2011年,老人在一次拾荒途中,偶然得知乐亭县有个聋哑女孩丽丽生活困难、安装不起人工耳蜗。于是,他通过熟人打听到丽丽的家庭住址,陆续寄去一千多块钱。2014年春节,安装上人工耳蜗的小女孩专门给老人打来电话。【她打电话说:“给爷爷拜年,祝爷爷健康”,这都会说话了,都会给你拜年了,帮别人做点事情是个很好的乐事,一个最快乐的事情。】老人的二儿子刘爱民跟记者“告状”说,老父亲对“外人”慷慨,对家人却很“吝啬”。【过八十大寿的时候我们一人给他几百块钱,他不但饭都没请我们吃,还搭上点钱回老家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捐了不少,他给别人捐啥都豁出去了,给家里重孙子压岁钱都舍不得给。】长期弯腰拾荒让老人有些驼背,但帮助别人却让老人的每一寸皱纹里都刻着快乐。【自己觉得每弯一次腰捡点东西就是对别人的一点帮助,我以后在我有生之年,只要我能活动我还要继续做下去。